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uāng

【源】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7,12,17,60)。②春秋时宋庄王之后,以谥为氏(17,60,62)。③回(177)、满(344)、台湾土著(65)等民族均有此姓。 【变】为避汉时帝名讳,故庄氏改为严氏,魏、晋中又有恢复庄氏者(7,60,62)。 【望】天水、东海、会稽(17,21,60,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93%。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多此姓。四省庄姓约占全国汉族庄姓人口60%。 【人】庄周,周时曾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人,著《庄子》10余万字,多属寓言(21,61)。 【它】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庄姓曾被迫改用本庄、古庄等日本姓,但仍不弃其原庄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仍恢复庄姓(65)。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围场、昌黎、尚义,山东之平度、沾化,黑龙江之嫩江县,湖北之老河口,福建之上杭,广西之永福,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马关、江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 注引胡三省云: “莊氏有出於宋者,《左传》 所谓戴武莊之族是也。”则此当系出子姓。②郑樵注云: “芈姓,楚莊王之后,以谥为氏。” ③郑樵又注: “莊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 《姓氏考略》 注引胡三省亦称: “……有出於楚者, 楚莊王后, 莊��是也。汉明帝讳莊,故莊氏或改为严氏。” 望出天水、会稽、东海。

春秋时晋有莊驰兹; 战国时楚有莊周,即莊(庄) 子; 齐有莊贾,事景公,为大夫; 汉代有莊不识; 清代有莊存与。

猜你喜欢

  • 慶格哩

    读音:Qìnggél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 【变】一作〔庆格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dá【源】 ①陶答子冶陶,见《列女传》。据张澍考证,陶答子姓答,而官陶邑大夫(60,63)。故西汉以前已有答姓。 ②回族姓。【布】 安徽淮南(362)、陕西长安、渭南(62)、湖北钟祥(388)

  • 瓦考

    读音:Wǎkǎo景颇族姓氏。后或改为单姓“朱”,——盖“瓦”汉意为“猪”,或取其汉意“猪”之音,谐以同音之汉姓“朱”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巴顔圖

    读音:Bāyántú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克噜伦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烏郭勒西

    读音:Wūguōlèxī【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卜彦达赉之妻为乌郭勒西氏(260)。

  • 鈕顏

    读音:Niǔyá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 作〔颜〕(23)、〔钰颜〕(63),均误。【人】 钮颜乌达讷,清镶黄旗人,由护军参领从征宝坻阵亡

  • 邯郸

    读音:hán dān嬴姓,赵穿食邑邯郸,因以为氏。(见《万姓统谱》)晋赵盾从父昆弟子曰穿,食采邯郸,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春秋晋〉邯郸午,大夫。〈三国魏〉邯郸淳,颍川人,名士。

  • 读音:kǎn【源】 春秋时宋国附庸国有坎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东),系宋微子之后,以邑为氏(6,7,12,15,60)。【望】 睢阳(17,60,418)。【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屏东、花莲(6

  • 读音:jì【源】 ①系自姬姓。尧时弃(周之始祖)为后稷,子孙以官为氏,见《姓苑》(6,11,12,17,60)。②神农氏之后有稷氏(15,60,62)。③春秋时卫大夫石稷之后(17,62)。④汉时稷嗣

  • 读音:Luò【源】①见《姓苑》(6),《广韵》(11)。春秋时卫国贤者络疑之后(7,9)。②洛侯,春秋时小国,即雒,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其后有络氏(17)。 【望】巴郡(17,418)。 【布】湖北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