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īlièbāěr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西北山名,以山名命部,以部为氏。《元史·托克托呼传》载: “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安塔哈山部族,自库春出,徙居西北伊埒巴尔山
读音:Lí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68,261)、浙江慈利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Kèrùdōng【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Jīn【综】 源出不详。上海嘉定(351)、浙江萧山(209)、北京(91)、山东新泰(359)、河北隆化(344)、江苏武进(314)、江西新干(400)、安徽淮南(362)、霍邱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Tuó’ěrqìn【综】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常寿之妻为他尔沁氏(260)。又,清正黄旗满洲委前锋兴福之妻为达尔亲氏(260)。〔达尔亲〕似即他尔沁之异译。
读音:Mài【源】 见《姓苑》(21,24,62)。广西罗城仫佬族姓(112)。【布】安徽淮南(362)、河南巩县(301)、山东新泰(359)、广西柳江(376)、罗城(112)等地均有此姓。【人】
读音:Qī/Chi【综】 源出不详。江西萍乡有此姓。
读音:yú燕大夫受封渔阳,以地为氏。汉有少府渔阳鸿。(见《古今姓氏书辨证》)以所业为氏,如樵氏之类。(见《姓氏寻源》)
读音:Xuán【源】 牟夷以防、玆二邑奔鲁为食邑,故鲁大夫有玆无还,后因以为氏(17)。一说,即兹。参见兹姓。【它】 兹、玆二字,音同义别。玆,黑也,归玄部;而兹,蓐也,又国名,归草部。参见《康熙字典
读音:Kǎi【源】 ①见《姓苑》(62)。 ②裕固族姓(198)。【布】 山东新泰(359)、甘肃肃南(198)、台湾台北(68,261)、北京、山东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山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