訢
【源】 见《姓苑》(7)。訢、欣古时相通,但姓氏分二(91)。【布】 北京、上海(91)、江西宁都(280)等地均有此姓。【人】 訢梵,汉章帝时人,治历数(21,60,62)。张澍考证,汉时无訢梵。东汉时有编訢、李梵,章帝时人,治历数,见《后汉书·律历志》(26,60)。
《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奇姓通》 云: “䜣梵, 汉章帝时人, 治历数。”未详其源。
《汉语大字典》 音xīn,姑兼收以备考。
【源】 见《姓苑》(7)。訢、欣古时相通,但姓氏分二(91)。【布】 北京、上海(91)、江西宁都(280)等地均有此姓。【人】 訢梵,汉章帝时人,治历数(21,60,62)。张澍考证,汉时无訢梵。东汉时有编訢、李梵,章帝时人,治历数,见《后汉书·律历志》(26,60)。
《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奇姓通》 云: “䜣梵, 汉章帝时人, 治历数。”未详其源。
《汉语大字典》 音xīn,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Pǔ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杏山(23,63,180,260)。【变】 后改为蒲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杏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后或改为单姓
读音:duǎn【源】 见《姓谱》(17)。【人】 短愚,明时云南人,贡生,嘉靖中任应城县教谕,见《德安府志》(17,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德安府志》 收载; 《姓氏词典》
读音:Shūlóng【源】 舒龙,春秋时群舒之一(参见舒蓼),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17,62)。舒龙,故城在今安徽舒城西南舒龙。《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 “以国名为姓氏,
读音:Fùěrhǎ清代满族姓氏。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清通志·氏族略》译作“富勒哈”,后或改为单字姓“杨”。
读音:Bì【源】见《姓苑》(15,21)。 【布】台湾台南、台北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òěrdān达斡尔族、满族姓氏。达斡尔族之墨尔丹氏,或译作 “墨尔迪音”。本村庄名,以地为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引 《黑龙江志稿》收载,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 “莫”、“孟
读音:hān【源】 春秋时吴国大夫胥犴之后(60,62)。【变】 一作〔豻〕(17,60)。【望】 睢阳(17,60,418)。【人】 犴反,汉时睢阳人,见《汉书·梁孝王传》(7,11,15)。罕见姓
读音:mò hú lú与“莫胡芦”同。
读音:Jiàn【综】源出不详。四川武胜有此姓(3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Cháō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高达色之妻为晁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