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入门》卷六方。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药、羌活、天麻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丝子浸酒送下。治肝虚为四气所袭,手足顽麻,脚膝无力,及瘫痪痰涎,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头目昏
病名。《张氏医通》卷八:“乳鹅缠喉二种不同,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肿于一边者,为单鹅。”即乳蛾。详该条。
病名。《古今医统》:“此证头旋脑热,眼生黑花,肝胆积热,风火上冲……翳色如烟,隐隐深沉,如水之中,不能视物。”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五脏的别称。《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藏五,形藏四。”王冰注:“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王肾也。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
乳母忧思气结哺儿,令儿致病。因思则伤脾,儿饮其乳,则病吐泻腹胀,面黄而啼(《证治准绳》)。
病名。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同脑疽。
扶正是扶助正气,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祛邪是驱除病邪,目的也是为了保存正气。临床运用时,应根据正邪盛衰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或攻补兼施。扶正祛邪通常是针对正虚而邪稍衰的病情,以扶正为主、祛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瞳人干缺。详该条。
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千金要方》:“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方书。又名《济世养生集医方》。清·毛世洪辑。刊于1791年。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方剂50首,作为临床治疗参考,有的方剂后附以作者治验。现有《汇刊经验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