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翼首草之藏语名,详该条。
出《补缺肘后方》。为蓼实之别名,详该条。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见《草药手册》。为胃友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烦。详该条。
【介绍】:见杜本条。
综合性医书。8卷,卷首1卷。明·虞抟辑。卷首药性,列述常用药物性味功能;次为经络总抄,摘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又次为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后8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心法》:“生于上下牙床尽根之中间,或左或右,初起红肿疼痛,结核如豆,甚则牙紧不开,轻则咀嚼不便。由肾胃两经风火而成。”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知柏地黄汤、仙方活命饮、黄连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