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颊。详见啮舌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指五脏所藏的精气。《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介绍】:元代医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以善治眼病闻名,深受当时人推崇。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薯莨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养生目录》一卷。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邪入心经所致。初起皮肤上出现如火灼之疮,大小不一,色赤,日久眉睫脱落,甚则肢节断裂。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