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十三蒸

二十三蒸

古病名。古代二十三种蒸病的总称。《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二十三蒸:一、胞蒸小便黄赤;二、玉房蒸,男则遗沥漏精,女则月候不调;三、脑蒸头眩闷热;四、髓蒸,髓沸热;五、骨蒸,齿黑;六、筋蒸,甲焦;七、血蒸,发焦;八、脉蒸,脉不调;九、肝蒸,眼黑;十、心蒸唇焦;十、脾蒸,舌干;十二、肺蒸鼻干;十三、肾蒸,两耳焦;十四、膀胱蒸,右耳偏焦;十五、胆蒸眼白失色;十六、胃蒸,舌下痛;十七、小肠蒸,下唇焦;十八、大肠蒸,鼻右孔干痛;十九、三焦蒸,亦杂病,乍寒乍热;二十、肉蒸;二十一、肤蒸;二十二、皮蒸;二十三、气蒸,遍身热。凡诸蒸患,多因热病患愈后,食牛羊肉及肥腻或酒或房触犯而成此疾。”参见蒸病条。

猜你喜欢

  • 甘疽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膺,名曰甘疽。”多由忧思气结而成。生于胸部中府穴下。初起如谷粒,色青,逐渐长大形如瓜蒌,色转紫红,坚硬疼痛,憎寒壮热。溃脓,稠者为顺;若过十天、半月,不成脓,寒热不解,脉见

  • 刺头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 豹子药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 白头疮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湿热蕴结肌肤所致。皮肤生疮有白头,渐成脓,四周红赤,微痒而痛,甚则延及全身。治宜清热除湿解毒。内服黄连解毒汤。外搽青黛膏。相当于毛囊炎。

  • 女劳疸

    五疸之一。多因房劳伤肾,瘀血内阻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症因脉治·黄疸论》:“女劳疸之症,发热恶寒,膀胱急,小腹满,

  • 水脏

    指肾。肾主水液。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 移星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 榠樝(zhā 渣)

    出《本草经集注》。又名土木瓜、光皮木瓜。为蔷薇科植物榠樝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果实。分布华东及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酸,平。祛湿,舒筋

  • 宫泰

    【介绍】:晋代医生。善治喘病,自拟三物散治喘,效果较好。

  • 呕青蓝水

    证名。呕吐青蓝色水液。多因肝郁化火所致。《医贯·噎膈论》:“又有一种肝火之证,亦呕而不入,但所呕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郁木郁之证。”宜用吴茱萸、黄连浓煎,继服逍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