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启脾丸,见该条。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二。即气疝。见该条。
古病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多由厥阴肝脉积气攻窜所致。《类经》卷十七:“疝在厥阴,其出入上下不常,与狐相类,故曰狐疝风。此非外入之风,乃以肝邪为言也。”参见风疝、狐疝条。
痧证之一。指患痧兼有入水即吐者。《痧症全书》卷中:“吐痧,汤水入口即吐,研伏龙肝泡水澄饮即定,药亦以此水煎,用金四方。”
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望诊遵经》:“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
后周时期医官职称。
见《傅青主女科》。即年老血崩,详该条。
【介绍】:宋代儿科医生。生平欠详。著有《小儿形证方》2卷。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出《中藏经》。即马脾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