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养济院

养济院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门为供给四方宾客及士族患病所需药品和食物而设立的机构。

猜你喜欢

  • 补血荣筋汤

    《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四方。熟地黄六两,鹿茸、菟丝子(酒炒)、肉苁蓉(酒洗,去甲)各四两,煨天麻、五味子(姜汁炒)、怀牛膝(酒炒)、木瓜(姜汁炒)各一两半。为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治

  • 辅骨

    辅助主干的骨骼。①指腓骨。《医宗金鉴》:“小腿骨……在后者名辅骨,其形细。”②指桡骨。《医宗金鉴》:“臂骨有正辅两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③指挟膝两侧之骨。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

  • 坚成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金运太过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金曰坚成”,又“坚成之纪,是谓收引,天气洁,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

  • 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

    综合性医书。又名《人子须知》。4卷。清·何梦瑶撰于1872年。卷1为望、闻、问、切四诊;卷2方剂汇辑;卷3、4本草药性。全书编为歌赋韵语,通俗易记,为学医入门读物。

  • 脚气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古名缓风、壅疾,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其证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

  • 热毒疮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作痛、发肿、发痛。热毒炽盛,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如烦热、便秘等。治宜清热解毒,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之类。

  • 深师续命汤

    即续命汤第三方,见续命汤条。

  • 益气养血

    补法之一。又称补益气血、气血双补。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常用于脾胃亏损,肌肉消瘦,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月经不调而见气血两虚者,方用八珍汤等。

  • 冻耳

    病名。系指冬时耳冻疮。《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夫冻耳者,由肌肉虚软之人,冬时触冒于寒,为风冷所折,则令耳赤痒痛,或即成疮。因其风寒所伤,故谓之冻耳也。”

  • 跟骨伤

    病名。见《跌损妙方》。多因坠跌、压砸所伤。足跟部肿痛,压之痛剧,横径变宽,不能行走及站立。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后期配合功能锻炼。用药见骨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