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夹暑

内伤夹暑

病证名。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宜冷香饮子;或吐利兼作,脉微欲绝,或虚浮而散,此为紧病,急当救之毋缓,宜浆水散;或冒暑伏热,引饮过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及腹痛呕泄,水谷不分,脉沉而紧,宜大顺散。”参见暑病条。

猜你喜欢

  • 胎癣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奶癣。详该条。

  • 劳汗

    证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指稍劳即出汗。多因脾虚气弱,以致稍劳即汗出淋漓。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减。

  • 刘志大

    【介绍】:见刘宇条。

  • 吕大章

    【介绍】:见吕夔条。

  • 胞沿

    解剖部位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眼弦。详该条。

  • 白丁

    病名①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发于右鼻下,初如粟米,根赤头白,麻木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状若伤寒,不欲食,胸膈闷喘,治同疔疮。②出《外科启玄》卷二。肺疔之别名,见该条。

  • 髀关

    ①经穴名,代号ST31。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当缝匠肌外侧,与会阴平高处;或于髌外上12寸处取穴(《类经图翼》)。另说“在伏兔后交分中”(《针灸甲

  • 髀厌

    股部外上方、股骨大转子部位。又称髀枢。《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

  • 髀阳

    人体部位名。髀指股部,阳指外侧。大腿外侧称髀阳。《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以下循髀阳。”

  • 胎前阴户痒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阴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