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清泻火热、热结,兼以解毒。适用于温毒、疮疡热毒等症。义近清热解毒,详该条。但本法也可以清热解毒结合泻下法同用,如三黄解毒汤等。②针对脏腑热毒化火,在清热解毒中,选以相应的归经药,如黄连泻心火,龙胆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茎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时之藩撰。刊于1931年。本书系根据家传及本人的正骨经验,并结合西医骨科学写成。书中以正骨手法为主,介绍了全身主要骨伤病的症状及治法。
寒湿的气候环境中产生的致病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在泉,清毒不生。”
出《类经图翼》。位置同女膝穴,见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相关理论之一。也称乙癸同源。①肝阴和肾阴互相滋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称。此义最为通用。②肝和肾均内寄相火,且相火源于命门。临床上肝或肾不足或相火过旺,常是肝肾并治,或采用滋水涵木,或补肝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水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