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膊。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胁部者,证治见疔疮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T37。见《千金翼方》。《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指对于病情复杂的疾患,“颠倒无常,甚于迷惑”,应从调和阴阳入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平复”。“用针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瘈脉。见该条。
书名。旧题清·喻嘉言选辑,王兆杏录。4卷。刊于1838年。作者选录《本草纲目》中的附方,予以分类编辑而成。卷1合药分剂法则、服药、宜忌及通治方;卷2~4分为头病、目病、面病、鼻病等92种病证的单验方。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