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4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81年。作者收录简便验方,各方多系一、二味药组成。所用皆日常易致之物,按不同病症分为中风、中湿、脾胃等各类。但也杂有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治疗方剂。现存明刊本。
病名。指秋燥伤肺的咳嗽。五嗽之一,见《外台秘要》卷九。《类证治裁》卷二:“燥嗽。秋燥嗽渴,气促,宜甘润,玉竹、沙参、麦冬、梨、蜜、杏仁、蔗汁之属,或复脉汤去姜、桂。”参见五嗽、伤燥咳嗽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炅则气泄条。
见《本草纲目》。即胡颓子,详该条。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
经验方。见《皮肤病学》(中山医学院)。雄黄、硼砂各9克,苦参、川椒、百部各15克。水煎,外洗患处。治疥疮,外阴瘙痒;近代也用于念珠菌病。
指腓肠肌部分。
人体部位名。《伤科补要》卷二:“凡人手指有三骱。”即指关节。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