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
病证名。指痢疾而见阴液耗伤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症见发热烦渴,至夜转剧,恶食,痢下五色,脓血稠粘,滑泄无度,或下鲜血,脐下急痛等。治宜救阴泄热为主。可用驻车丸、阿胶丸、阿胶连梅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
经外奇穴名。见金津玉液条。
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又名血汗、肌衄。详血汗条。
病证名。小儿内有积热所致的痫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五卷:“夫小儿热痫者,由气血不和,内有积热之所致也。”其症口眼相牵,手足抽掣,腰背强直,口中吐沫,鼻里作声,颈项反张,壮热啼哭。治宜退热除痫。用羚角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采集售卖药物,在群众中很有信誉。当时长安流传“人有义声,卖药宋清”。柳宗元曾为宋氏作传,称赞其不慕名、不为利的可贵品质(参见《柳宗元集》)。
见《安徽中草药》。为灵芝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