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阴经病

太阴经病

病证名。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亦称太阴经证。宜辨虚实。《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经所谓腹满嗌干者,此传经之阳邪也,法当用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以和之。不已,则下之。经又谓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此直中之寒邪也,法当理中汤以温之。又谓太阳证,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此误下内陷之邪也,法当用桂枝加芍药,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上述理中汤证,实即太阴脏病。《伤寒论翼》称腹满、嗌干为热伤太阴之标,非太阴本病。参见太阴病、太阴脏病条。

猜你喜欢

  • 针灸

    针灸疗法的简称,见该条。或作针刺及艾灸的合称。《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

  • 原瘄要论

    书名。清嘉庆年间袁氏(佚名)撰。1卷。刊于1828年。本书简要论述麻疹(即瘄)的诊断、治疗及合并症等,并附虞氏麻疹治法一文。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白幕

    出《名医别录》。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 委委

    雍容自得。《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

  • 时方歌括

    方书名。2卷。清·陈念祖撰于1801年。本书选辑唐宋以后时方108首,分宣、通、补、泄、轻、重、滑、、燥、湿、寒、热十二剂,用韵文歌诀阐述所列时方及方解,间引李中梓、柯韵伯等医家诸论,选方切于实用。建

  • 黑珠翳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 程振辉

    【介绍】:见程门雪条。

  • 龙虎石

    又名秋石、真汞。见《遵生八笺》和《苏沈良方》。系从青少年男女尿中提取的一种药物。据称有补益作用。

  • 产后乍寒乍热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三。亦名产后寒热往来。由产后气血虚损,阴阳不和或败血留滞,经脉阻闭,营卫不调所致。《经效产宝》:“阴阳不和,败血不散,皆作乍寒乍热……,二者何以别之?答曰:时有刺痛者败血也,但

  • 病证名。指经血妄行,即妇女的血崩病。由于阳盛阴虚,迫血妄行而成。《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参见血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