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乳哺法
即乳儿法,详该条。
即乳儿法,详该条。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乌梅肉一钱,轻粉五分。同研,不见粉亮为度,如硬则用唾液润之,不可用水,研至成膏,按患口大小,作薄饼数个,以贴毒根,外用膏掩,日易一次,待毒根不痛,落下乃止。治毒根凸起。
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临床多见形寒肢冷及水肿、痰饮等症。非因外感寒邪,而是体内阳虚所致。《素问·厥论》:“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参见内寒条。
【介绍】:见张千里条。
舌面无苔,光滑如镜,像剥膜猪肾,色彩鲜艳,乃肝肾阴亏之候。宜滋补肝肾。
经脉病候的一类。出《灵枢·经脉》。包括:①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如手阳明大肠经“是动则病齿痛颈肿”。②经脉经气变动引致所连络脏腑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又如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生于风轮,从上边而下,不论厚薄,但在外色白者方是。若红赤及变症,非本病也。……因其自上而下,如帘垂下,故得其名。”参见赤膜下垂条。
十剂之一。用补益药物组成,具有滋补五脏气血阴阳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四十。即狂犬啮人。详该条。
八法之一。又称祛寒法。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具体方法有温中祛寒、温经祛寒、回阳救逆、甘温除热等。详各条。
【介绍】:清医家。字序五。祖籍毗陵(今江苏常州),自祖父始定居镇江。兄书玉,亦精医,昆仲医名振大江南北。尝助其兄著成《医原纪略》、《疡科补疽等。子孙均世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