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平安万应丸

平安万应丸

《增广验方新编》卷五方。茅苍术(米泔水浸)三两,丁香六钱,麝香三钱,蟾酥一两,炒甘草二两四钱,大黄六两,天麻麻黄雄黄朱砂各三两六钱。为细末,糯米浆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治泻痢(开水送下);寒暑痧胀头眩腹痛(放舌上,候微麻,咽下);受暑受寒,痧胀重者,绞肠腹痛,心口闭闷,不省人事(用三丸研细,吹入鼻中,再以三丸放舌上,少顷,温水送下);中寒中暑,痧胀吐泻,手足厥冷(先以三丸研末,吹入鼻中,再以三丸放舌上,候微麻咽下);感冒风寒恶心头痛,或肚腹饱胀,及风痰诸证(以三丸放舌上,微麻咽下);感受山岚瘴气,或夏季空腹触受秽气(口含三丸);胃脘气痛,膨胀噎膈(以三丸放舌上,微麻咽下);痈疽疔疮,蛇蝎诸虫咬伤(以数丸研末,酒调敷患处);小儿急惊风牙关紧闭(以四、五丸研末,吹入鼻中,随以三丸,温水调灌);气厥痰厥(以数丸研末,吹入鼻中,并温水灌服)。

猜你喜欢

  • 睑生粟

    病证名。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脾肺受邪,……邪气相搏,肝经虚弱,风盛,即发于两睑之间,状如粟米之形。”即粟疮。详该条。

  • 三叶

    出《名医别录》。为鸭儿芹之别名,详该条。

  • 曹仁伯医案论

    见继志堂医案条。

  • 陈希恕

    【介绍】:清代医生。字梦琴。江苏吴江人。出身世医之家,曾将所治疾病撮要为十册,但未见流传。

  • 榆钱

    见《救荒本草》。为榆实之别名,详该条。

  • 逆经目赤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 药要便蒙

    见药要便蒙新编条。

  • 重颚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

  • 汤液本草

    药物学著作。3卷。元·王好古撰。刊于1289年。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卷中、下分论药物,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等九部,共收2

  • 鲮鲤甲

    出《名医别录》。为穿山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