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详该条。
指纹红而娇艳,主寒证(见《四诊抉微》)。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其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从七品,系以原军器库副使改任本官职。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论述义条。
病名。《景岳全书·杂病谟》卷二十八:“格阳喉痹,由火不归元,则无根之火,客于咽喉而然。其症上热下寒,全非火证。凡察此者、但诊其六脉微弱,全无滑大之意,且下体绝无火证,腹不喜冷即其候也。”俗称上热下寒喉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病证名。见《医学集成》卷二。即酒齇鼻。详该条。
儿科著作。清·许佐廷撰。2卷,补编1卷。刊于1873年。本书前编1卷,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后编1卷,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共分胎毒、变蒸、惊风等32门;补编1卷,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全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