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药物学著作。10卷。清·赵学敏撰。刊于1765年。本书收录《本草纲目》一书所未载,或已载而需予补充的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诸谷、诸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18类共921种(包括附记药品205种)。其中新增716种为《本草纲目》所未载;161种属于对《本草纲目》已收药物的补订内容。作者广泛参考了多种文献资料,结合个人采集种植草药的见闻和临床经验,分别予以介绍,并对《本草纲目》中的一些错误作了订正。此外还收集了较多的民间验方治法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脏腑蓄热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小儿血脉壅实,脏腑蓄热,颊赤口渴,五心烦热,睡不安,惊搐,宜四顺清凉饮。泄泻不止,加煨木香;小便不通,加灯心,木通。

  • 牝脏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阴脏。详该条。

  • 囊缩

    证名。指阴囊与睾丸上缩之证。出《素问·热仑》。又称卵缩。属阴缩范畴。本证常与舌卷并见于危重病中。多由厥阴经受病所致。《证治要诀》卷二:“厥阴舌卷囊缩。”若因阳明热盛,邪传厥阴者,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

  • 内经十讲

    医经类著作。任应秋著。此书概括作者多年研究《内经》之心得。对什么叫《黄帝内经》、《内经》成书时代、《内经》所引古代文献、《内经》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等十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议论恢宏,不乏精辟之论见。

  • 十四络脉

    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 白杨皮

    出《梅师集验方》。即白杨树皮,详该条。

  • 续命虫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肚腹长大,肉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用鹤虱末,水调服五钱自愈。”

  • 外阴搔痒

    即阴痒。详该条。

  • 护膝骨

    骨名。即髌骨。详髌条。

  • 气虚下陷

    又称中气下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