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妇人屡孕屡堕,故名。参见滑胎条。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著有《备急仙方》,未见。
膈,指膈膜,为分开胸腹之筋膜。膈下指膈膜以下的部位,即上腹部。《医林改错》:“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
证名。指闷乱烦热之状。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参见闷瞀条。
即耳穴模型,见该条。
【生卒】:1546~1627?【介绍】:明代医家。字仲淳,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少时多病,年长嗜好医术,尤精于本草,为人疗病,每奏良效。在内、外、妇、儿等科临证上,颇多心得。对《神农本草经》一书十分推崇
病名。指痘疮面部俱稀,口角独有,色黑而大,两口角生者为双锁口痘。由痘疮邪毒薰灼所致。治宜解毒托邪。可选银翘散、黄连解毒汤、凉膈散等加减。
见《生生篇》。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