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火三消

猜你喜欢

  • 九节草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斩龙剑之别名,详该条。

  • 对口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脑疽。见该条。

  •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

  • 伤寒阴证

    病证名。指伤寒病的太阴、少阴、厥阴证而言。参见太阴、少阴、厥阴条。

  • 阴虚夹痰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指阴血虚耗,痰气阻碍气道所致的气喘。多因血虚阳无依附而上奔,痰阻肺失清肃而气不下降所致。症见气从脐下直冲清道,痰喘不平等。治疗宜分别缓急。急则治其标,宜玄霜雪梨膏,缓则治其

  • 缓脉之简称。《伤寒论·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 击探天鼓

    保健气功的一组动作。又名击天鼓。两手掌掩耳,手指置脑后,用食指压住中指,再滑下轻弹后脑部,耳内如有击鼓之声。有清醒头脑,预防耳疾等作用。《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

  • 麻舌

    即舌痹。详该条。

  • 威宁

    推拿穴位名。即威灵。详该条。

  • 黄世仁

    【介绍】:见黄济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