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川楝子、延胡索、赤芍药各9克,桃仁6克,蒲黄3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痛有定处,痛如针刺,
【介绍】:见周魁条。
病证名。五脏热之一。又称肺气热。多由外邪侵肺化热所致,亦可由内热引起。症见咳嗽,痰黄粘稠,或喘促,或咳吐脓血,胸痛,或恶寒发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即乳发。见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状如鱼脬、气胀、白睛浮壅。多因热邪壅遏于肺,气机不得宣畅所致。“此症气轮肿起,不紫不赤,或水红,或白色,状若鱼胞”(《审视瑶函》)。严重者,白睛肿胀,高出黑睛。宜泻肺
出《傅青主女科》。即交接出血。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字元平。临床常兼用道术迷信治疗。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字文君。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擅长针灸。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