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积腹痛

痰积腹痛

病证名。指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停积成痰而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痰积腹痛之症,时痛时止,利下白积,光亮不臭,或恶心眩运,或响如雷鸣。”《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痰积腹痛,下白物,时眩,喜热汤,脉滑。宜消痰暖内,宜星半安中丸。”如眩运恶心者,宜二陈汤;胸膈不舒,痰热结上焦,宜济生瓜蒌丸;白积自下,导痰汤;痛甚应下者,滚痰丸。参见腹痛、内伤腹痛条。

猜你喜欢

  • 吴鉴泉

    【介绍】:见吴澄条。

  • 向天葫芦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 戟叶半夏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 胃溃疡粉

    即乌贝散。见该条。

  • 宝铎草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竹林霄之别名,详该条。

  • 重楼玉钥续编

    见重楼玉钥条。

  • 疮疡止痛法

    治法。《外科精义》卷上:“夫疮疽之证候不同,寒热虚实皆能为痛。止痛之法,殊非一端。世人皆谓乳没珍贵之药可住疼痛,殊不知临病制宜,自有方法。盖热毒之痛者,以寒凉之剂折其热,则痛自止也;寒邪之痛,以温热之

  • 痨瘵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作劳瘵。详该条。

  • 舒张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又称撑开押手法。是将左手拇、食二指平放于穴位上,然后分开两指,使穴位处皮肤绷紧以便进针的押手方法。主要使用于皮肤松弛或皱摺处(如腹部)的穴位。

  • 槐菌

    出《新修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