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祝茹穹

祝茹穹

【介绍】:

祝登元条。

猜你喜欢

  • 林璧

    【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 喉白喉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喉、气管、支气管者,大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来。表现为喉梗阻症状,开始声音嘶哑,咳声如吠,甚至失音,继则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严重时口唇紫绀,三凹征;甚至昏迷、窒息,兼有发热。多为

  • 清骨风

    见《南京民间药草》。即寻骨风,详该条。

  • 积滞吐

    病证名。食物久停,积滞于胃而致的呕吐。《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四:“小儿积滞吐,胸膛闷结,中脘痞闷,气不舒畅,闻秽呕逆即吐。”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陈汤、枳术丸加减。

  • 脾气热

    指脾热而津液损伤的病机。《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 稳婆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 封纪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即玉门或曰阴户。详该条。

  • 首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由于少阳三焦经热毒郁滞所致。疽生于瘈脉(在颞骨乳突根部稍前耳后肌中)、翳风(在腮腺后沿乳突和下颌角之间)二穴。初起多憎寒壮热,口渴。若溃黄色脓者为顺,出黑色稀水者为恶候,

  • 小儿卒利

    病名,又名暴泻、暴注,指小儿急骤的泄利。《诸病源候论》:“小儿卒利者,由肠胃虚,暴为冷热之气所伤,而为卒利。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若冷热相交,则变为赤白滞利也。”治热利用香连丸;治冷利,用理中汤;治

  • 手热

    证名。指两手有发热感觉。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明·吴崑注:“火怫于中,故手热。”手热并可见于虚损痨瘵等病。参见手心热、五心烦热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