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大观本草条。

猜你喜欢

  • 胞胀不下

    病证名。黄兴德《胎产集要》:“胞胀不下,因败血流入胞中,即胀大。”治法参见胞衣不下条。

  • 胳却

    【介绍】:见络却条。

  • 日出

    指卯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出甚。”参见十二时条。

  • 汇集经验方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 证名。①遇事易惊或无故自惊的简称。出《素问·大奇论》。亦称喜惊、惊伤。《张氏医通·神志门》:“夫惊虽主于心,而肝胆脾胃皆有之。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而神乱也。若因内气先虚,故触事易惊,或卒然闻响大声,

  • 李守道

    【介绍】:明医生。字存吾。浦城(今属福建)人。少治经史,因读华佗传,谓:狱吏畏法,不敢受遗书,曷不授吴普、樊阿,仅为五禽戏耶?攻读岐黄,细思《素问》、《灵枢》之旨,久之而悟。诊疗辨析阴阳,且试辄验,尤

  • 中泉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手背腕横纹上当阳池穴与阳溪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痛,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及腹中诸气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

  • 和安郎

    宋代医官职称。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邢元朴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痈疽论》一卷,已佚。

  • 阳虚则外寒

    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机能衰弱,抗病能力低下而产生外寒的病证。临床表现为面色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