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详久咳条。
出《抱朴子》。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见该条。
书名。4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1医理总论;卷2~4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
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生卒】:1876~1946【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克平。浙江永康人。著有《痘麻证治》、《针灸备要》等书。
出《新修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