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郑承洛条。
【介绍】:见五邪条。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亦名胎前泄泻。孕妇脾肾素虚,外受风寒暑湿之邪,内伤饮食生冷;或肾阳不能上蒸脾土,脾失健运;及肝气乘脾而致腹痛泄泻。伤于风寒者,泄泻清稀,腹痛肠鸣。治宜散寒化浊,方用藿
古代眼科手术器械。见《目科正宗》。多用老竹制成(见图48)。用以治疗睑废、倒睫拳毛等。图48
见《本草纲目》。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砂仁、草果、威灵仙各等分。加砂糖少许,水煎服。治骨鲠咽喉。
【生卒】:十世纪【介绍】:宋代医家。初为道士,通晓医药,为人治病多有显效,曾与刘翰共同治愈宋太宗病。973年(开宝六年)奉命与尚药奉御刘翰、翰林医官翟煦、陈昭遇等九人同校本草,新增药品百余种,马志均一
病名。《医学入门》卷五:“七情疝乍满乍减。湿热者气疝饮、古萸连丸;寒冷者蟠葱散、生料木香匀气散”。
前进为往,后退为复。《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复。”气旺则前进,气衰则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