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阴寒腹痛的外治方法。余梦塘《保赤存真》卷五:“凡阴寒腹痛,用鸡子煮熟去壳,放脐眼内,一时一换,四五换,阴气收入蛋内,即愈矣。”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四肢倦重,身常发热,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名曰喜膈。”参见五膈条。
七怪脉之一。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而致;亦可因体弱气虚不运而引起。随所滞之脏腑经络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药名诗》,1卷,已佚。
病名。即椒疮。详该条。
即刺血疗法。见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