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证治心传

证治心传

医论著作。明·袁班辑。约刊于崇祯年间。此书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作者个人的心得,着重阐述辨证论治中的一系列问题。书中首论证治总纲,治病必详于望闻问切,明虚实、别标本,因人、因地、因时用药。袁氏并就治病须明阴阳虚实,必审四时用药,辨证订方必先审四诊等内容予以阐述发挥。文字浅显,论述简要。此书原系抄本,后经清·赵双湖加评,收入《三三医书》中。

猜你喜欢

  • 阳事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 密嘿

    证名。嘿通“默”。密嘿,沉默不语之意。《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参见忧郁条。

  • 妊娠胸胁胀满

    病证名。即子悬。详该条。

  • 肩锁骱

    解剖部位名。即肩锁关节。

  • 狗眵眼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为风火眼之俗称,详该条。

  • 大肠寒结

    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常见于老人及病久体弱患者,症见纳差,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治宜温下法。

  • 眼棱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 啮齿

    病名。即齿。详该条。

  • 气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 麦黄草

    见《陕西中草药》。为紫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