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冲条。
见《江西草药》。为黄花远志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即咽唾。见该条。
病名。即指疔。详该条。
【介绍】:见韩懋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
出《华佗别传》。即铍针。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