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要略编注

书名。24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与张仲景原著有所出入,并认为“从来著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方论部分略予贯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其所加释文,或有一些较好的见解。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咳喘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咳嗽兼气喘之症。又名咳逆上气。参见肩息咳、咳逆上气条。

  • 阳陵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 吴三石

    【介绍】:见吴文献条。

  • 黄钟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增释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条。

  • 乌龙摆尾叶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 追风藤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常春藤之别名。详该条。

  • 肠遶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 头盖骨

    即天灵盖,详该条。

  • 蜈蚣哽喉

    多由饮食不慎,误食蜈蚣。可先取生猪血饮之,少倾以清油灌口中,蜈蚣滚在血中即吐出。后以雄黄末调服,以解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