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骨槽风

骨槽风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又名穿腮毒穿腮发。多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邪毒上灼而成。或病久脾阳虚衰,无力托毒外出而致者。初起于耳前,并连及腮颊,痛引筋骨,隐隐于皮肤之内,略有小核,渐大如胡桃,或腐溃,溃后难愈合,脓液臭秽或脓液清稀,或牙根龈肉浮肿,色紫黑或有出血,久则腐烂而臭,牙关开合不利,身发寒热,甚或骨槽腐溃,齿牙脱落,久之内有腐骨排出。《外科正宗》卷四:“骨槽风初起生于耳前,连及腮项,痛隐筋骨;久则渐渐漫肿,寒热如疟,牙关紧闭,不能进食。此得于郁怒伤肝,致筋骨紧急;思虑伤脾,致肌肉腐烂;膏粱厚味,致脓多臭秽。初则坚硬难消,久则疮口难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骨槽风火三焦胃,耳前腮颊隐隐疼,腐溃筋骨仍硬痛,牙关拘急夹邪风。”治宜祛风、散火、解毒。可选用升阳散火汤加减。若久不愈,可用附子理中汤阳和汤等托毒外出。或以真君妙贴散敷肿处。本病类今之颌骨骨髓炎。此外,亦有把骨槽风称作牙叉发者。

猜你喜欢

  • 三椎

    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 邓乐天

    【介绍】:见邓旒条。

  • 仲景伤寒补亡论

    见伤寒补亡论条。

  • 虚火咳嗽

    病证名。指元气亏损,三焦火炎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虚火咳嗽,虚火者,非火不足也。因人元气亏损,三焦之火乘虚上炎,肺为火灼,则气逆而嗽,痰涎清薄,嗽时面红气喘,咽干,喉癣喉痒,口臭,烦渴,饮食

  • 调疽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调痈、调豆、手疽。指疔发生在大指者。证治见指疔条。②《疡科心得》谓蛇头疔之又名。

  • 金线吊芙蓉

    ①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虎耳草之别名。②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锦地罗之别名。各详该条。

  • 光风草

    见《本草纲目》。为苜蓿之别名,详该条。

  • 水咳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饮凌肺引起者。《医学入门》卷四:“水咳,因饮茶水停蓄,为涎上涌,身热,胸满、怔悸者,小青龙汤;身寒胁硬者,玄武汤;结胸者,小半夏汤。……小便闭者,十枣汤;小便涩者,五苓散。”《伤寒六

  • 枣花内障

    病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枣花翳内障。详该条。

  • 卢晋公

    【介绍】:见卢之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