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疙草

猜你喜欢

  • 牵正

    经外奇穴名。位于耳垂前0.5~1寸。在咬肌中。正当面神经颊支,上前方有腮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主治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口腔溃疡等。斜刺或沿皮刺0.5~1寸(图100)。图100

  • 韦慈藏

    【生卒】:644~741?【介绍】:唐代医生。名讯。京兆(今陕西境内)人。善医术。武则天执政时(648年),曾为侍御医,龙景中(707~709年)任主管宫庭饮食的官员——光禄卿。晚年辞官归里,为人治病

  • 山萸肉

    见《小儿药证直诀》。为山茱萸之处方名,详该条。

  • 苦板

    见《本草纲目》。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 掌固

    唐代医官职称,设于太医署、尚药局中,各4名。

  • 流星草

    见《本草纲目》。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 岐骨

    骨名。①左右第七肋软骨会合于胸骨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岐骨者,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其下即鸠尾骨也。”②泛指骨骼连接成角之处。《伤科汇纂》:“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曰岐骨。”

  • 莲薏

    见《本草纲目》。为莲子心之别名,详该条。

  • 护心软骨

    即胸骨剑突。

  • 状元红

    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