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
①面目浮肿,色呈明亮状态。《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色鲜明者有留饮。”②与晦暗相对而言。色泽鲜明为有胃气。属正色。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手足不能自温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沉香散。参见五噎、噎条。
【生卒】:约1183~1232【介绍】:金代医家。字知几。易州(今河北易县)人。由于廷试不中,隐居;后被荐为太常寺博士,不久以病辞归。移居今河南,因病从名医张子和学医,交往密切,尽传其学。并对张子和的
眼科病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白睛抱红之证,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青眼内之一圈黑莹,名水轮。一名瞳神,又名冰轮,属肾水。”详水轮条。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仲景全书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别名椎顶、太祖。位于后正中线,第六颈椎棘突下缘。主治感冒,咳嗽,疟疾,项强;以及支气管炎,癫痫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李氏草秘》。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