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色堇

三色堇

《中药大辞典》:三色堇

药材名称三色堇

拼音Sān Sè Jǐn

别名蝴蝶花(《中国药植图鉴》)。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全草。开花时采。

原形态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茎高7~30厘米,多分枝。基生叶圆心脏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锯齿圆钝,具长柄;托叶大,基部羽状深裂。花梗腋生,具花1~2朵,花两性,两侧对称,着生于上部的花开于春季,大而美观,径约3~5厘米,每花有蓝、白、黄三色,仅产生少数种子;着生茎基部或贴近地面的花在夏季开放,无花瓣,闭花受精,能产生多数种子。萼片5,基部延长成附属物;花瓣5,下面1瓣较大,具短钝的距;雄蕊5,下面2枚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延伸入距内;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蒴果3瓣裂,呈三角形。花期春至秋季。

生境分部各地均有栽培。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止咳。治小儿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汁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三色堇

药材名称三色堇

拼音Sān Sè Jǐn

英文名Herb Violae Tricoloris

别名蝴蝶花,游蝶花。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三色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tricolor L.[V. tricolor L. var. hortensis DC.]

采收和储藏:5-7月当果实成熟期,采收全草,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地上茎较粗,直立或稍倾斜,有棱,单一或分枝。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状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圆或钝,基部圆,边喙具稀疏的圆锯齿或钝锯齿;上部叶叶柄较长,下部者较短;托叶大型,叶状,羽状深裂。花大,直约约3.5-6cm,每个茎上有3-10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花梗稍粗,单生叶腋;小苞片对生,极小,卵状三角形,萼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附属物发达;上方花瓣紫堇色,侧方及下方花瓣均为三色;距较细,长5-8mm,无毛。花期4-7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栽培引种,原产欧洲。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不环境,耐寒,畏夏季高温。宜在肥活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种。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播及分株繁殖。播种于9月在露地苗床或盆播,播后10-15d左右出苗,具3-6枚真叶时移植,定植距离20cm。扦播,5-6月进行,忌年早春开花,秋季扦插,要保护越冬。分株在花后进行。

田间管理 定植后隔2-3星期追肥1次,直至开花时不再施肥。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着生在茎上,插叶较大,羽状分裂,叶片宽披针形,基生叶有长柄。花较大,多色。气微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色堇黄甙(Violutoside)[1]。花含芸香甙(rutin)[2],生育酚(tocophenol)[3],西红柿烃(lycopene),六氢西红柿烃(phytofluene),β胡萝卜素(β-carorene)[4],叶黄素(xantho-phyll,lutein)[5],堇黄质(9,9-9,13-9,15我9,13-二-顺式堇黄质(di-cis-violaxanthin)四种导构体,9,13-q 15-顺式堇黄质(cis-violaxanthin),花药黄质(antheraxanthin),9,9-顺式-花药黄质(9,9-cis-antheraxanthin),黄体呋喃素(luteox-anthin)[7],三色堇黄酮甙(violanthin),导堇黄质(auroxan-thin)[8].全草含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r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9],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反式-咖啡酸(caffeic acid),顺式及反式的对香豆酸(p-couman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对羟基苯已酸(p-hydroxyphenylacet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香草酸(vanillic acid)[9,10],龙胆酸(gentisic acid)[10]和痕量的丁香酸(syringic acid),阿魏酸(ferulic)[9]。还含糖类:其中主要的水溶性多糖系由D-葡萄(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按摩尔比2:1.8:1.1组成;少量的单糖有D-半乳糖酸(D-galacturonic acid),D-木糖(D-xylose)及L-鼠李糖(L-rhamnose),果胶(pectin),部分含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及D-半乳糖[11]。另含4个萜烯(terpene)和4个三萜(triter-pene)以及甾类化合物(steroid)等[12]。

药理作用全草制剂内服使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强,粘液稀释而便于排出,可治呼吸道炎症,叶有缓泻作用,全草能促进尿中cl-排泄[1]。三色堇可减少葡萄糖转运,果糖并不影响游离葡萄糖的吸收速度率,轻微减少蔗糖的水解速率及所产生的已糖和水的吸收[2]。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入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疮疡肿毒;小儿湿疹;小儿瘰疬;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中国药植图鉴》:止咳。治小儿瘰疬。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石韦

    药材名称小石韦拼音Xiǎo Shí Wéi别名反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飞惊草、人头发(《贵州民间药物》),山蚂蝗(《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相

  • 蛮刀背

    《全国中草药汇编》:蛮刀背药材名称蛮刀背拼音Mán Dāo Bèi别名瓜哇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蛮刀背Lysimachia java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 隔山消

    《中药大辞典》:隔山消药材名称隔山消拼音Gé Shān Xiāo别名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生境

  • 羊蹄实

    《中药大辞典》:羊蹄实药材名称羊蹄实拼音Yánɡ Tí Shí别名金荞麦(《本草衍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大叶马尾连

    《中药大辞典》:大叶马尾连药材名称大叶马尾连拼音Dà Yè Mǎ Yǐ Liá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原形态大叶唐松草,又名:蓝蓬

  • 金橘根

    《中药大辞典》:金橘根药材名称金橘根拼音Jīn Jú Gēn别名寿星柑根(《四川中药志》)。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根。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性味酸苦,温。①《四川中药志》:

  • 大扁竹兰

    药材名称大扁竹兰拼音Dà Biǎn Zhú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扇形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attii Bake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除去茎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

  • 南瓜叶

    《中药大辞典》:南瓜叶药材名称南瓜叶拼音Nán Guā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含叶绿素。为天然食用色素。功能主治治痢疾,疳积,创伤。

  • 驴肾

    药材名称驴肾拼音Lǘ Shèn来源奇蹄目马科驴Equus asinus L.,以雄性生殖器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治阳萎,血虚气弱,骨结核,骨髓炎,妇

  • 树茭瓜果

    药材名称树茭瓜果拼音Shù Jiāo Guā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吊兰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取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树茭瓜"条。性味甘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