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盛下虚

上盛下虚

上实下虚。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股骨

    又名大腿骨、髀骨、楗。解剖学同名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膑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支撑全身体重。

  • 丁甘仁医案

    书名。8卷。丁甘仁撰。刊于1927年。卷1~6为内科杂病、时病;卷7妇科;卷8外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例约400个左右。丁氏疗病,兼采各家之长,灵活机变。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

  • 次小指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

  • 蜣螂蛀

    病名。①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八。生于手指骨节。初起不红不热不痛,渐渐肿硬,形如蝉腹,又似蜣螂,故名。患指伸屈困难,日久方知木痛,渐至腐溃,脓水淋漓,疮口难敛。相当于指关节结核。初服六君子汤,益气除湿化

  • 六经渴

    指伤寒六经病所见之渴症。《卫生宝鉴》卷十二:“辨六经渴并治法。太阳渴,脉浮无汗者,五苓、滑石之类。阳明渴,脉长有汗者,白虎、凉膈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柴胡加瓜蒌根也。太阴渴,脉细不欲饮水,纵饮唯

  • 凉血散血

    清法之一。用于温热病邪入血分,迫血妄行,吐血,便血,或发斑疹等症,方如犀角地黄汤。叶桂《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 小舌烂痛

    证名。多由热毒结于胃经,或杨梅疮毒上攻所致,症见小舌生出白点或红肿而烂。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或参见杨梅疮条。

  • 莲蓬子

    见《山西中药志》。即莲子,详该条。

  • 天泡草

    ①见《本草纲目》。为龙葵之别名。②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苦之别名。③见《本草纲目》。为酸浆之别名。各详该条。

  • 野茶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