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

  • 伤寒寻源

    序自序上集伤寒正名论王叔和辟泥四时论病之谬辟泥日数分经之谬论陶节庵论吴又可诸家编次司天运气分别阴阳十二经离合察脉大法寸口脉论趺阳少阴脉论脉分阴阳死生论仲景六经辨证与内经热病论互异辨中风一辨中风二辨中风

  • 伤寒寻源

    书名。3卷。清·吕震名撰于1850年。作者指出,有人“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见自序)。本书首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

猜你喜欢

  • 黄丁

    病名。①五丁之一。《华氏中藏经》卷中:“黄丁者,起于唇龈边,其色黄,中有黄水。发则令人多食而还出,手足麻木,涎出不止,腹胀而烦,多睡,不寐者死。”多由火毒炽盛上炎于唇所致。治宜解毒泻火。用五味消毒饮、

  • 抓法

    推拿手法。出《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将五指分开满把拿捏,常用于头部和肌肉丰满处,有通调气血作用。

  • 脉经钞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 饮馔服食谱

    食疗著作。明·钟惺辑。撰于1591年。钟氏将高濂编《遵生八笺》十九卷,作了若干补充,名为《增补遵生八笺》,计二十卷。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刊弦雪居重订本,上海千倾堂书局将《增补遵生八笺》中“饮馔服

  • 缩脚痧

    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缩脚痧》:“此系肺经受邪,有四症,小儿患者多,满身经络收束,手足拘挛,或左手,或右手,或左足,或右足独缩。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阳交穴,拍出紫块,先以钱刮骨边臑穴,续刺

  • 正虚邪实

    指虚证、实证同时出现。①疾病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使正气已虚而邪实仍在。②原来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感受实邪,出现正虚邪实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常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 经穴纂要

    针灸经脉专书。5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1~3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经穴,根据古今各家学说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4论内景脏腑;卷5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则多参考西医

  • 十变

    ①十天干组合的变化关系。《标幽赋》:“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参见五门十变条。②古代文献名。为《难经》所引述。

  • ①指音调。如宫、商、角、征、羽五音。②指闻诊方法之一,即听声音。包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啼哭等方面的声音,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见《四诊抉微》)。

  • 取鼻痔秘法

    鼻息肉手术方法。《外科正宗》:“先用茴香草散(茴香草、高良姜晒干等分为末),连吹二次。次用细铜筋二根,筋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筋相离五分许,以二筋头直入鼻痔根上,将筋线绞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