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
见古今医统大全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协中条。
【介绍】:见孙光裕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解剖名。见《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参见眼睑条。
针刺补泻法之一。以针刺深浅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法从生数1~5分;泻法从成数6~10分。《流注指微论》:“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
《圣济总录》卷七十方。桑根白皮、栀子、黄芩、炙甘草、羌活、防风、当归、诃子(煨,去核)、胡黄连各一分,地骨皮、人参、茯苓、柴胡各半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食前服。治鼻衄久不止。
【介绍】:见周荣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生。撰有《赵赞本草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