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察目

察目

望诊内容之一。《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浊,黑睛晦滞,视物不清。察色泽的变化,当结合五色主病,联系目的分部,以判断脏腑病的寒热虚实。形态的改变如目窠浮肿多水肿病,目窠内陷多伤津脱液、精气衰败;睡中露睛,多属脾虚;眼突多属瘿肿,眼突而兼气喘多属肺胀;目翻上视、直视、斜视,多属肝风内动目睛微定则是痰热内闭。

猜你喜欢

  • 阴竭阳脱

    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则属阳的生命活力随之而消失。如亡血可致气脱。参见脱证条。

  • 鹿胶

    见《本经逢原》。即鹿角胶,详该条。

  • 藕节疤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

  • 仙拈集

    方书名。又名《李氏经验广集良方》,4卷。清·李文炳辑。本书属于验方汇编,分内科、妇人科、小儿科及外科四门。每门又按病分类,共130余类。书中选方大多平易可取,并注明出处。

  • 经水或多或少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亦名经水乍多乍少。多因肝郁脾虚,久而阴虚生热,冲任失调所致。症见经来血量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

  • 蛇不钻

    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详该条。

  • 刘邦永

    【介绍】:明代医家。从化(今广东从化)人。少年时孤贫,在山中打柴为生。传说后来跟从“异人”学医,于是以医行世。用药不拘限于古方,为人放荡不羁,故人称是颠狂废人,因而自称“废翁”。好神仙,并推崇太素脉。

  • 清热解肌汤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方。葛根三钱,黄芩、赤芍药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瘟疫所发未尽,膜原尚有伏邪,隔数日再发热,脉洪大而数者。

  • 李辰山

    【介绍】:见李延昰条。

  • 持脉

    即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详切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