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便频数

小便频数

证名。《张氏医通》卷七:“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缩泉丸;或时清利过多,或时频数赤涩者,旧用萆薢分清饮,多不应,改用加减八味丸,效;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五味子;数而少为实热,宜渗之,五苓减桂加滑石甘草;数而色黄,虚热也,宜滋阴六味丸;数而多,色白体羸,为真阳虚,升气少降气多,须补右肾相火,八味丸加补骨脂鹿茸。”《明医杂著》卷三:“盖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而频数来也。故年老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如牡蛎山茱萸、五味子之类。……若小便频数或劳而益甚,属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子。”若妇人小便频数,量少急迫,腹部觉胀,为肝郁气结,治宜舒肝理气,用逍遥散。如小便频数涩痛者,为淋症;小便频数量多,或尿如脂膏,或多饮、多食,为消渴病。各详见该条。

猜你喜欢

  • 麻毒攻目

    病名。为麻疹毒邪所引发,浊害清和之症。麻疹恢复期,疹点已退而白睛红赤转甚,羞明流泪,肿痛多眵,甚至黑睛生翳,失治可致丧明。治法:白睛红赤,羞明流泪者,宜疏风清肺,解除余邪,服泻白散加桑叶、薄荷、牛蒡子

  • 酒嗽

    病名。指饮酒过度伤肺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饮酒伤肺,痰嗽,以竹沥煎紫苏,入韭汁,就吞瓜蒌杏连丸。”《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

  • 视近怯远证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能近怯远证。详该条。

  • ①病名。饮证的总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诸饮者,皆由荣卫气否涩,三焦不调,

  • 月浣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 药鉴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1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2分述137种药物。书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

  • 生津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白糖、乌梅、薄荷、柿霜、硼砂。为粗末,炼蜜为丸,噙化。治暑天发渴。

  • 风牵出睑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王翃(hóng 宏)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东皋,号翰臣。嘉定(今属上海)人。曾选用山野农村易得方药,编成《握灵本草》(1683年刻行),另编有《万全备急方》、《万全备急续方》等书。

  • 中血脉

    中风类型之一。又名风中血脉。主症为口眼斜,或见半身不遂,皮肤不仁等。《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血脉则口眼斜,亦有贼风袭虚,伤之者也。”《医学从众录》:“真中风症……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