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药证真诀

猜你喜欢

  • 入魔

    气功术语。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见偏差条。

  • 坏伤寒

    即伤寒坏病。见《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坏伤寒》:“坏伤寒者,以医者不辨阴阳,错谬下汗,置病不解,坏证乱经。又伤寒过经,热留脏腑,病候数变,久而不差,阴阳无复纪律,皆名坏病。”参见

  • 清金益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黄芪、知母、甘草、玄参、沙参、牛蒡子各9克,生地黄15克,川贝母6克。水煎服。治尪羸少气,劳热咳嗽,肺痿失音,频吐痰涎,一切肺金虚损之病。

  • 耳胀痛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肝胆两经热郁化火所致。自觉耳中作胀,或兼疼痛。治宜清肝胆实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磨水冲服)。

  • 通玄处士

    【介绍】:见刘完素条。

  • 播(pū 铺)筋

    按摩的俗称。《说文解字》:“播,扪持也。”

  • 蚂蝗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 海金沙藤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 老母虫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不足而影响阴精化生不足的病机。如水肿、腰痠、膝冷等肾阳虚的证候,发展日久,缺乏阳气的能动作用,阴精的产生和摄取不足,就会出现烦躁、咽干、喉痛、齿龈出血等肾阴虚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