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尿血

尿血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尿血与心、肝、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其症属心肝火盛者,可伴见虚烦不眠,舌咽作痛,少腹胀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等。治以清热为主,用导赤散、清肠汤、龙胆泻肝汤等。倘火盛伤阴小便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腿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者,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亦有日久导致脾肾气虚,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酸肢冷,舌质淡,脉虚软者,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本证可见于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某些血液病等病。

猜你喜欢

  • 睑生粟

    病证名。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脾肺受邪,……邪气相搏,肝经虚弱,风盛,即发于两睑之间,状如粟米之形。”即粟疮。详该条。

  • 脚底穿心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涌泉疽。见该条。

  • 耳接

    病名。多由痰火互结上攻所致。《脉因证治》:“耳接,耳边项上之块核。”治宜内服温胆汤加减。或外出以五倍子、白芷等分为末,蜜调敷。

  • 太阳表实证

    太阳经证之一。详太阳伤寒条。

  • 收靥

    痘至收靥,为毒尽将愈的证候。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九日、十日之间,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必发热熏蒸,此回浆之候也,俗名谓之烧浆,又谓之干浆。盖真阳运化,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若及时回浆,当靥而不

  • 顶心风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

  • 屠道和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燮臣。湖北孝感县人。纂辑有《医学六种》(1186年刻行)。

  • 痉书

    见伤寒论条辨条。

  • 伤寒眼

    病名。见《银海精微》。为暴风客热之俗称,详该条。

  • 蝎的异体字。参见蝎虎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