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胞睑。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身居富贵,口厌肥甘,忧乐不常,饮食不节,饱则即卧,贪闲久坐,血多饮溢,气壅痰生,致令胞胎肥厚。……九月以后,儿已转身,可服催生如意散保产。”(官桂、甘草、川芎、白芷、陈
书名。12卷。陆锦燧辑于1920年。本书是一种证候诊断学著作。书中以问答体例先论脉诊、舌诊,其次按人体身形各部依次论述其相应的证候。所提问语皆以证候为主,答语则剖析该证候所属的阴阳、脏腑、病原及有关预
参见产育保庆集条。
出《说文解字注》。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傍针刺(《针灸甲乙经》称傍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其法在患处正中刺一针,旁边刺一针。因其正、傍同刺,故名傍针刺。
即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出《涌幢小品》。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