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治则

治则

治疗疾病的法则。《素问·移精变气论》:“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治则建立在整体观念辨证的基础上,以四诊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与判断,从而针对不同的病情而制订出各种不同的治疗原则,如治病求本、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未病等。《内经知要》有治则一章,章后按语:“愚按论治之则,载由经籍,圆通之用,妙出吾心,……梓匠轮舆,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故夫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其亦巧于规矩者乎。”强调有治病法则还要善于灵活运用。治则与治法,治则指导治法,而治法体现治则。

猜你喜欢

  • 秦政应

    【介绍】:隋代外科医家。撰有《疗痈疽诸疮方》二卷。

  • 暑风散

    《揣摩有得集》方。款冬花(蜜炙)一钱五分,当归、玉竹(蜜炙)、枇杷叶各一钱,贝母、生甘草、天竺黄各五分,犀角、蔻仁末、橘红各三分,胆南星一分。加藕节一寸,水煎服。治小儿夏月风火咳嗽,唇焦口干,发烧,昏

  • 中封

    经穴名。代号LR4。出《灵枢·本输》。别名悬泉。属足厥阴肝经。经(金)穴。位于足背内侧,当内踝前方1寸,胫骨前肌腱内侧缘凹陷处(《针灸甲乙经》)。一说“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灵枢·本输》)。布有

  • 熊柳根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黄鳝藤之别名,详该条。

  • 土气不调

    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千金要方》:“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 沙证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沙通痧。详痧条。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书名。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编。本书根据全国25个大中城市中具有代表性或通用的中成药配本整理汇编而成。共收集成药配方二千余种。首为总论,略述中药炮制;次为各论,分内、外、妇、儿、五官、杂症六门,每门又

  • 小儿肿病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 平肝脉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舒缓软弱的微弦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

  • 救伤秘旨续刻

    参见救伤秘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