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茵陈

茵陈

《中国药典》:茵陈

药材名称茵陈

拼音Yīn Chén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性状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茵陈

药材名称茵陈

拼音Yīn Chén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别名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

备注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狭眼凤尾蕨

    药材名称狭眼凤尾蕨拼音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Two-eared Brake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

  • 褐粘褶菌

    药材名称褐粘褶菌拼音Hè Zhān Zhě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褐粘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eophyllum subferrugineum(Bark.)Bond.et

  • 野鸡头

    药材名称野鸡头拼音Yě Jī Tóu别名雉鸡头、山鸡头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头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除丹毒。用法用量烧灰混麻油涂。摘录

  • 大叶金花茶叶

    药材名称大叶金花茶叶拼音Dà Yè Jīn Huā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叶金花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var.m

  • 青蟹

    药材名称青蟹拼音Qīnɡ Xiè英文名Young Crab别名朝蟹、膏蟹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锯缘青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lla serrata (

  • 烟油

    药材名称烟油拼音Yān Yóu别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功能主治治蛇虫咬伤,恶疮,顽癣。①《百草镜》:"凡蛇咬

  •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药材名称山藤藤秧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

  • 禾叶墨斛

    《中药大辞典》:禾叶墨斛药材名称禾叶墨斛拼音Hé Yè Mò H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禾叶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草本,丛生,高15~2

  • 大蛇药

    《中药大辞典》:大蛇药药材名称大蛇药拼音Dà Shé Yào别名阿婆伞、火蕾木、凉伞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五加种植物幌伞枫的根

  • 黄蜀葵根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根药材名称黄蜀葵根拼音Huánɡ Shǔ Kuí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秋季采挖。化学成分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