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即早晨嗽。详该条。
【介绍】:见崔嘉彦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蓬莪术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云南中草药》。为龙须草之别名。②见《江苏中药名实考》。为梗通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参见肘后备急方条。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指太阳经病又併发阳明经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
《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大头为内眦。”详内眦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此乃肝气凝滞,脾胃停风湿也,或因天行赤眼之后,……不能调养,使血凝于胞睑之间,名曰瘀血。治之须番上下胞睑,劆洗瘀血至尽。宜服退赤散、当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