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亚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一。即锐毒,见该条。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甘遂(面裹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大戟(醋浸煮干)、芫花(醋浸煮)各半两,黑牵牛子、大黄各一两。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临卧温水送下。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3卷。晋·葛洪原著,梁·陶弘景增补,尚志钧辑校于1983年。此书为《肘后方》的增补辑佚本。尚氏从唐宋医书及类书如《千金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幼幼新书》、《本草纲目》、《医心方》、《
病名。指因阳气不足,寒气留于皮肤而出现的全身肿胀。《灵枢·水胀》:“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医醇賸义》以此症由于宗气失守,虚气无归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木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三十三。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