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宿滞。《诸病源候论·宿食不消候》:“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在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则经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胀气急,噫气醋臭,时复憎寒壮热是也,或头痛如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疾病反映在体表色泽的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不论出现何种颜色,明润含蓄者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若颜色显露而枯槁不泽者称为恶色,亦称夭色,一般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素问》篇名。本篇所论六气主司天在泉,五运为中气,左右间气纪步,即初气至终气为六气,以分一年四季,五运为木火土金水,如甲巳为土运等。五运和六气相配合,适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故名。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即卫气。《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与同生于水谷的营气相比,其性刚悍,故称。
病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呕吐,名曰寒呕。或因伤食,多致伤胃气;或因病曾经汗下,致胃气虚冷之所为也。”选用四逆汤、生硫黄丸、灵液丹、丁附汤等方。参见胃寒
出《灵枢·官针》。即针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