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鹤膝风

鹤膝风

病名。见《外科心法》卷五。又名膝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因病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常因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形寒发热,膝部微肿,步履不便,疼痛;继之患处红肿焮热,或色白漫肿,日久关节腔内积液肿胀,股胫变细,溃后脓出如浆,或流粘性黄液,愈合缓慢。治疗:初期身热肿痛者,服五积散,配合白芥子外敷及葱熨,或艾灸,或外敷回阳玉龙膏。日久患部肿痛者,宜温阳散湿,扶正祛邪,选服大防风汤独活寄生汤;痛甚酌加乳香;溃后用芙蓉叶、菊花叶各15克,拌大米饭捣匀贴敷,或以豆腐渣蒸熟贴敷。本病类似膝关节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猜你喜欢

  • 产后溺血

    即产后尿血。详该条。

  • 胃之关

    指肾。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正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再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往往影响水液代谢,小便不利而中焦痞满。《素问·水热穴论》:

  • 豌豆疮

    出明·万全《家传痘疮心法》。即痘疮。详该条。

  • 肝阴不足

    证名。由热灼阴伤,肝脉失养所致。见于急性热病后期。症见头晕,眼干,视物不清,手足心热或麻木等。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后脑炎及中毒性脑病所致之目盲,视神经萎缩等。治宜滋阴养肝。用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

  • 鸡肫子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玉理

    指处女膜。出《洞玄子》。

  • 鱼肚疔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脾阴虚

    指脾气散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临床表现多有胃阴虚症状,并见饥不欲食,肌肉消瘦,体倦乏力等

  • 姚九鼎

    【介绍】:见姚浚条。

  • 蛔虫

    九虫之一。又称心虫。《内经》称蛟蛕;《金匮要略》称蚘虫;《诸病源候论》又称长虫。蛔虫寄生人体中,称蛔虫病。多因脾胃虚弱,杂食生冷甘肥油腻,或不洁瓜果蔬菜所致。症见腹痛,痛有休止;亦可痛处有肿块聚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