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别名薏苡麻黄汤、杏仁薏苡汤、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麻杏薏苡甘草汤、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

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1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主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性荨麻疹,症见日晡所加剧者。

用法用量薏苡麻黄汤(《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杏仁薏苡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薏苡仁汤(《全生指迷方》卷二)、麻黄杏仁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一八)、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保命歌括》)、麻杏薏苡甘草汤(《证治宝鉴》卷十二)、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医钞类编》卷三)、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释义》)。

注意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古方新用》: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以胜湿之权。

临床应用1.多发性疣:唐某某,男,战士。双手背、前臂有百数个赘生物,诊为多发性疣。曾用维生素B12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改用上方,服9剂后,赘生物开始剥落而愈。

2.风湿性感冒:李某,男,36岁,工人,1975年因汗出风吹,以致汗郁皮下成湿,湿郁化热,今发热已十余日不解,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痛重。伴有咽痛而红肿,咳嗽痰白而粘稠,无汗,自用辛凉解表药,更增恶寒,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遂议为风湿性感冒病,因风湿郁闭,湿阻气机,气机不畅而出现各症,劝其试服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各10g,薏苡仁30g,甘草7g,更加秦艽10g,波蔻7g,仅服一剂,果然热退身安;咽已不痛,咳嗽亦舒,劝其更服二剂,以巩固疗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瘰疬酒

    药方名称瘰疬酒处方臭牡丹、烧酒。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量以臭牡丹浸烧酒服之,须连续饮用。未溃者,约一月时间即可痊愈。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冰玉散

    药方名称冰玉散处方生石膏30克 月石21克冰片0.9克僵蚕3克制法为极细末,瓷瓶盛贮。功能主治主牙疳,牙痛,口疮,齿衄,喉痹。用法用量吹敷患处。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鹿茸天麻丸

    药方名称鹿茸天麻丸处方鹿茸(去毛,酥炙)2两,天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肤)1两,巴戟天(去心)1两,菖蒲1两,石斛(去根,锉)1两半,干蝎(去土,炒)1两,萆薢(锉)1两,桂(去粗皮)1两,牛膝(

  • 鹤膝汤

    药方名称鹤膝汤处方鼓椎草(又名鹤膝草)。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水煎,灌漱。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第一效丹

    药方名称第一效丹处方土鳖虫100个,乳香1两5钱,自然铜5钱,血竭2钱,朱砂2钱,当归1两,麝香1钱,没药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1分5厘。功能主治养血舒筋,通经镇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凝结。

  • 防葛石膏汤

    药方名称防葛石膏汤处方防风、葛根、石膏、知母、广皮、甘草。功能主治和解。主阳明证口渴消水,表里俱见。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 噤口丹

    《脉因证治》卷上:噤口丹药方名称噤口丹处方枇杷叶(蜜炙)10张,缩砂10个(末)。功能主治噤口痢,呕不纳食;亦治痢吐食。用法用量熟蜜调,抹口上。摘录《脉因证治》卷上《脉因证治》卷上:噤口丹药方名称噤口

  • 安喘至圣丹

    药方名称安喘至圣丹处方人参量须稍大、牛膝3钱,熟地5钱,山茱萸4钱,枸杞子1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胡桃3个,生姜5片。功能主治气虚所致气喘而上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甘草石膏汤

    药方名称甘草石膏汤处方生地黄1分,细辛1分,熟地黄3分,黄连3分,甘草5分,石膏6分,柴胡7分,黄柏1钱,知母1钱,当归身1钱,桃仁(炒,去皮尖)1钱,荆芥穗1钱,防风1钱,升麻1钱5分,红花少许,杏

  • 通窍活血汤

    药方名称通窍活血汤处方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克 老葱3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麝香0.15克(绢包)功能主治活血通窍。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